入伏以来,在持续的高温天气炙烤下,让不少家庭的餐桌遭遇“冷”挑战。据了解,近期因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就诊的儿童数量有所上升。许多孩子热浪来袭便化身“饭渣”,对正餐兴趣寥寥,反而对冰淇淋、街头凉皮冷面等冷食情有独钟,甚至很多孩子不吃正餐,以这些冷食替代三餐。这种看似解暑的饮食习惯,实则暗藏健康隐患,成为家长们新的夏日焦虑点。
高温天孩子为何变“饭渣”?
一到夏天,孩子们不爱吃饭的现象较为普遍。这主要是因为高温天气下,孩子们的生理机能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以维持体温平衡,这一过程间接影响了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,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、消化酶活性降低、胃肠蠕动减缓,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。同时,孩子大量出汗会引起电解质流失,影响食欲中枢的功能,而且内分泌系统也会发生变化,抑制胃肠活动。长期如此,营养摄入不足,将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。
而孩子们爱吃的冷饮、生冷食物,对他们的健康更是威胁重重。冰水等冷饮会强烈刺激消化道,引发血管收缩、痉挛,造成腹痛、消化不良等问题,还会使咽部血管收缩,降低身体抵抗力。并且长期喝冰水会损伤脾胃功能。而像冰淇淋、冰镇甜饮料这类冷饮,普遍存在高糖、高脂肪、高热量以及添加剂多、营养价值低的缺点,容易导致肥胖等问题,且低温环境会使新陈代谢减缓,免疫力降低,从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。
破解“冷食诱惑”,儿童夏日饮食健康有妙招
面对孩子夏季喜欢吃冷饮这一习惯,家长们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。
首先,若孩子喜欢冷食,家长不宜粗暴禁止,而是可以在家进行“健康化改造”。比如,采用全麦面或杂粮面自制凉面、凉皮,加入丰富的配菜,像鸡丝、豆腐丝、胡萝卜丝等,同时减少油盐等调味料的用量。但需明确的是,冷食只能偶尔作为调剂,绝不能替代正餐,且要控制食用量。
其次,冷饮不可代替饮水或正餐。家长要避免让孩子在空腹或剧烈运动后立即食用冷饮,应选择在两餐之间且身体状态平稳时少量食用。在选择冷饮时,应优先考虑成分简单的,如用新鲜水果搭配酸奶或牛奶自制的雪糕、水果冰棒,或是自制少糖的绿豆沙冰,而像冰镇可乐、果汁、奶茶等含糖量高的饮料则尽量避免。
此外,科学选用调理孩子肠胃的补充剂也十分关键。哈药三精山楂麦芽口服液就是不错的选择,它蕴含焦山楂、大枣、茯苓、山药、炒麦芽、陈皮等6种药食同源成分,这些成分各具功效,如焦山楂能消食健胃、行气散瘀、化浊降脂,大枣可补中益气、养血安神,茯苓有利水渗湿、健脾、宁心的作用,山药能补脾养胃、生津益肺、补肾涩精,炒麦芽擅长行气消食、健脾开胃,陈皮则可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,它们共同作用,温和消食,助消化,全方位解决儿童及成人的脾胃消化问题。并且,其配方纯净,还特别添加了益生元,能守护肠道菌群平衡,助力孩子肠胃健康,让孩子吃饭更香。
需要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,若孩子存在以下情况,应避免食用雪糕、冷饮等寒凉之物,以免不利于病情恢复,甚至加重病情:一是患有风寒感冒、咳嗽时;二是出现消化不良、积食、湿气重的情况;三是患有支气管炎、哮喘等疾病。
脾胃是孩子健康的“基石”,而夏季正是养护脾胃的重要时期。减少冷饮摄入只是养护脾胃的一个方面,家长们还需注意让孩子按时吃饭,少吃零食,保持饮食有节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脾胃,吃得香、睡得安,从而尽情享受这充满活力的夏日时光,为孩子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。